欧美一区三区_久久福利影院_欧美日韩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焦點推薦

不用扳手用鼠標 老工匠有了“新花樣”

發布時間:2025-08-05   來源:人民網

  “黑燈產線”在無人狀態下照常運轉。


  記者到達位于四川省德陽市的東方電氣集團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時,只聽見廠房內時不時傳來電機運轉的低鳴,卻鮮見人影。

  “這是國內首個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首條‘黑燈產線’。我們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工人,只有運維員。”車間里,付入明一邊在電腦上輸入程序,一邊說道:“生產靠智能機器自動完成,只要設定好流程,即便不開燈,產線也能正常運轉。”

  重型燃氣輪機被譽為裝備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壓氣機葉片是其中的關鍵核心部件。2007年,剛畢業的付入明第一次走進葉片車間時,滿耳都是數控機床的轟鳴聲。老師傅遞給他一把泛著油光的卡尺,“量不準,產品就廢了”。

  為了保證產品的精度,當時的他,天天與卡尺、扳手為伴,把一件產品來回“倒騰”,恨不得就睡在車間。“工人的測量讀數因個人習慣難免會有差異,這就可能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所以,經驗就尤為重要。”可是,無論他如何上進,加工精度也只能在0.05毫米左右徘徊。

  藏在一排排柜子里的智能加工機器晝夜不停地運轉。


  2022年,公司葉片加工數字化車間正式投運。面對國內首個葉片加工無人車間及首條“黑燈產線”,付入明感受到的是機遇,也是挑戰。

  說是機遇,尺寸不靠人手靠機器自動測量,刀具磨損替換不靠經驗靠刀具壽命管理系統……這些,打破了產品精度瓶頸;

  說是挑戰,工作內容和以前大不一樣,技校畢業的他放下了手中的卡尺、扳手,開始學習編程、調控技術等。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數字化與智能化培訓,付入明成長為能看懂參數、能操作新系統新設備的運維員,如今更是升為葉片分廠“黑燈產線”班組長。

  “面對國外技術封鎖,以前我們的加工精度只能達到0.05毫米。通過自主攻關,現在我們能達到0.03至0.015毫米,在國際上屬于第一梯隊!”在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部副部長王琨看來,數智化轉型帶來的轉變顯而易見,“無人車間和‘黑燈產線’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高端能源裝備給出了‘自主’的新選擇。”

  付入明在寫操作程序代碼,年過半百的崔興國則在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里裝配水輪機。不過,和以往相比,他手里的扳手換成了鼠標。

  老崔的雙手布滿老繭,那是常年與扳手、螺栓較勁留下的印記。“零件齊了,我們就開始裝。裝上有問題,我們就拆。拆了裝、裝了拆……反復多次,直到最后裝配完成沒問題,又還得拆成零件發車,不然貨車裝不下。”談起以前的工作,老崔感慨道。

  水輪機裝配現場。


  在如今的數字化車間,老崔的工作方式徹底變了:水輪機的每個零部件都有“數字孿生體”,他在電腦前滑動鼠標,就能完成虛擬裝配,提前發現90%以上的問題。

  “我們再不用像以前一樣重復做工,效率提升上去了不說,誤差也減小了不少。”老崔說,過去二十多個人花3個月才能完成的三峽級水輪機預裝,現在8個人45天就能搞定,“原來靠經驗判斷的裝配精度,現在通過數字系統能穩定控制在0.03毫米以內”。

  當年扛著扳手爬機組的老崔,如今成了玩轉數字技術的“智慧裝配帶頭人”,還被評為“2023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他說:“數智化不是對手,而是解放生產力的利器。我理解,這就是新質生產力。”

  四川樂山,大型水力發電設備裝船啟程,走岷江,入長江,源源不斷被運送至長江下游省份。這些水電設備出自東方電機數字化車間。“通過虛擬裝配技術,相關設備裝配效率提升了4倍。”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制造技術部副部長蔣彥坤說。

  “十四五”期間,四川堅持以質量、效率、綠色、安全、智能為核心,培育壯大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項目。2024年,全川建成智能工廠270余家、數字化車間1200余個。

  今年,一系列舉措正在四川落地:持續抓好制造業“智改數轉”和大規模設備更新,開展工業節能降碳行動,提升產業含新量、含智量和含綠量……當老工匠遇上新技術,當“手感”變成數據,“數智化”開始重塑“中國制造”基因。


責任編輯:王怡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