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三区_久久福利影院_欧美日韩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焦點推薦

許昌:九旬老兵歸鄉圓夢

發布時間:2025-06-12   來源:許昌文明網

  “喂,中孚叔,我是俊業啊!咱家的麥子今年又豐收了,那棵老槐樹還在。”6月4日上午,許昌市建安區艾莊回族鄉聶莊社區75歲的武俊業握著電話高興地說,布滿皺紋的臉龐因激動泛起紅光。電話那頭兒,95歲的武中孚老人聲音哽咽:“家里人都好吧,我都惦記著呢……”這通跨越60余年的通話,為一段半個多世紀的尋親故事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1949年4月,20歲的武中孚在解放戰爭的炮火聲中參軍入伍,次年便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從西南邊陲的剿匪戰場到冰天雪地的抗美援朝前線,他先后榮立二等功3次、三等功2次,胸前的軍功章見證著“最可愛的人”的熱血青春。1958年轉業后,這位鐵血軍人脫下戎裝換上工裝,在鄭州市水文局默默耕耘三十余載,用科學數據守護黃河安瀾,將人生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新中國水利事業。

  “父親經常對著泛黃的照片念叨‘老家門前的槐樹又開花了’‘現在該割麥子了’……”武中孚的兒子武斌回憶,父親一直珍藏著年少時的一張照片,卻因工作調動、地址變遷、通信不便與親人斷了聯系。“從父親口中我們得知,老家在許昌市建安區艾莊回族鄉聶莊社區,今年春天我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與社區取得了聯系。”武斌說。

  了解到這位抗美援朝老兵的尋親心愿后,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鄭自力當即決定成立尋親專班,發動黨員干部分片包戶,尋找蛛絲馬跡。“基層黨支部就是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我們要盡最大努力幫助老人找到親人,圓老人多年的思親夢!”鄭自力說。一場承載著溫暖與希望的尋親之旅就此展開。

  尋親專班工作人員將武中孚老人提供的模糊線索制作成表格,在周邊村落走訪排查,并利用微信朋友圈、社交媒體等發布尋親信息。最終,尋親專班從鄰村一位八旬老人口中找到關鍵線索,確認了武中孚堂弟的下落。

  “確認消息后,我們‘第一時間’告訴了武中孚老人,電話那頭兒的老人非常高興。同時,我們協調各方資源,籌備了一場跨越六十余年的團圓儀式。”鄭自力介紹。

  武中孚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資料圖

  今年清明假期,聶莊社區文化廣場掛起“歡迎抗美援朝老兵武中孚回家”的橫幅,58歲的侄子武宏范攙扶著武中孚老人走進武氏祠堂。“看!這是咱武氏的祠堂,上面還有您的名字,老家人沒有忘記您!”聽著熟悉的鄉音,看著記憶中的老槐樹,武中孚老淚縱橫。

  “能幫助闊別家鄉多年的老人回鄉與親人團聚,我由衷地感到高興。群眾事無小事,幫助群眾解決困難,是我們基層黨員干部的職責所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發揮基層黨支部服務群眾的作用,用心用情傾聽群眾訴求,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鄭自力說。

責任編輯:王怡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