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区三区_久久福利影院_欧美日韩福利在线观看_国产精品91一区二区三区


首頁 >> 焦點推薦

來延安,一定要嘗嘗用黃豆做的“冼星海咖啡”

發布時間:2025-06-03   來源:陜州區融媒體中心

  2024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3周年,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陜州區融媒體中心、區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區檔案館)、陜州區老區建設促進會精心策劃,聯合推出《紅色記憶 文化陜州》專欄,沿著陜州紅色革命遺址遺跡,共同追尋陜州紅色歷程,走近陜州黨史人物,講述陜州紅色故事,進一步激發全區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熱情,砥礪拼搏斗志,煥發創業激情,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陜州實踐新局面。

微信圖片_20241209101417.png

  陜州南川抗日根據地舊址位于三門峽市陜州區店子鄉栗子坪村,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地下黨員尤繼賢率領的抗日武裝與日寇進行浴血奮戰的地方,也是中央黨代表周仲英、張西鼎策劃組織國民黨三十八軍十七師近3000名官兵起義的聯絡站,在陜州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一頁。

微信圖片_20241209101425.png

  1944年9月,在國民黨38軍擔任營長的中共地下黨員尤繼賢,按照黨組織指示,回到家鄉陜縣,在陜縣南川組建抗日武裝。時任38 軍新35師師長孔從周與熟識的國民黨陜州專員歐陽珍商談,推薦尤繼賢到陜縣國民兵團任副團長,為尤繼賢回陜縣工作打開了通道。

  1945年2月,三十八軍地下黨組織把原在軍中工作的共產黨員派到陜縣國民兵團,建立黨支部,協助尤繼賢開展工作,大大加強和充實了國民兵團的領導力量。這樣一支掛著國民黨招牌的特殊抗日武裝在陜縣南部山區逐步壯大,對鞏固抗日根據地起到了獨特作用,并成為三十八軍與豫西解放區的物資轉運站。三十八軍地下黨組織通過各種關系搞到的槍支彈藥、器材、藥品等,被秘密運到小南川,再由他們負責轉運至豫西二分區,有力地支援了剛剛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權和豫西解放區。

  1944年12月,黨中央派擔負“特殊任務”的周仲英、張西鼎專程來到豫西,策劃國民黨第三十八軍十七師適時起義。尤繼賢負責轉移到小南川秘密聯絡站的周仲英、張西鼎的接待聯絡和安全保衛工作,并安排第三十八軍十七師的進步將領同周仲英、張西鼎會談。1945年6月,第三十八軍地下黨組織負責人徐又彬來到尤繼賢處,與張西鼎研究確定十七師起義的最終行動方案,并決定尤繼賢率領的陜縣國民兵團與十七師同時起義。

  1945年7月17日,按照黨中央指示,第三十八軍十七師在洛寧縣故縣鎮集結起義,經陜縣到達豫西二分區。尤繼賢任十七師參謀室處長,隨十七師渡河北上,參加了上黨戰役老爺山戰斗。1946年5月,第三十八軍五十五師在鞏縣起義。黨中央決定,將五十五師與十七師合編為西北民主聯軍第三十八軍,歸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序列,尤繼賢任十七師參謀長,參加了邯鄲、白晉兩戰役。起義的勝利,對于鞏固和擴大中原解放區,壯大革命武裝力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陜縣南川抗日武裝是以國民黨“陜縣國民兵團”為掩護,打著國民黨陜縣政府的旗號、執行共產黨任務的特殊抗日武裝,也是陜縣乃至陜州地區由共產黨領導和組建的第一支抗日武裝。

  2020年7月1日,陜州南川抗日根據地紀念碑在店子鄉落成;9月25日,陜州小南川革命舊址修繕完成并舉行落成儀式。該舊址占地面積420平方米,有房屋11間,建筑面積250平方米,分為尤繼賢和張西鼎住室、小南川抗日根據地舊址展室、國民黨38軍起義聯絡站展室三個部分。一件件飽經滄桑的珍貴史料、一幅幅定格歷史的寶貴照片、一間間經歷炮火的房屋,都重現了當年的烽火歲月,張西鼎、尤繼賢等革命英雄的事跡在這里代代相傳,也激勵后人勿忘來時路、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2020年6月,陜州南川抗日根據地舊址被確定為三門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21年1月,被確定為三門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還被確定為“陜州廉政教育示范點”“陜州區黨員教育培訓現場教學點”“陜州區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陜州區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

  結合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陜州區文物保護中心對轄區內紅色革命文物資源開展現場調查和資料整理,并將其列入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以上圖文信息由陜州區委黨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和區文物保護中心根據相關資料,整理而成。


責任編輯:王怡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