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云龍:為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1月6日至7日,全國文明辦主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回顧總結2020年工作,安排部署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國文明網“文明會客廳”專欄,分享各地工作經驗和思考打算。
對話嘉賓: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趙云龍
記者:謀劃2021年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河南省有哪些考慮?
2021年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思想,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這條主線,深入實施宣傳思想工作“八大工程”,著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著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著力建設幸福美好家園,著力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升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建設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強大精神動力、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具體要抓好以下8項重點工作:
1.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開展好“講好文明河南故事·共筑道德風尚高地”活動,引導人們爭做文明風尚的培育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一是大力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落實兩個《綱要》,加強重點問題分析和調查研究,對道德領域熱點問題積極引導,以事說理、以案明德,對違反社會公德、背離公序良俗的言行和現象,及時進行批評、駁斥,激濁揚清、弘揚正氣。二是深入開展先進典型選樹宣傳。今年將評選表彰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要建立完善先進典型選樹推介機制,加大推薦評選力度。要大力宣傳“時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河南好人”“抗疫英雄”,完善“出彩河南人”楷模發布平臺,講好身邊感人故事,傳遞向善向上力量。制定先進典型禮遇幫扶辦法。三是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廣“翩翩起舞文明相伴”靜音廣場舞,規范集體健步走、“暴走團”等活動規模和要求,加強文明行為引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開展“反對浪費、崇尚節約”文明行動,倡導健康飲食文化,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出行等行動,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倡導保持社交距離,推廣一米線、公筷公勺等,促進全民養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四是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堅持把網絡作為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陣地和傳播渠道,開展“畫好同心圓·網聚正能量”宣傳教育活動,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形成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文明用網的新風尚。五是形成誠實守信的良好風尚。出臺誠信建設聯合激勵懲戒措施,組織開展“百業千行誠信行”活動,深化誠信行業、誠信單位、誠信示范街區、誠信經營示范店等主題實踐活動。六是開展家風家教建設。倡導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開展“尋找最美家庭”“鄉村好媳婦”等活動,宣傳推廣“鄉村光榮榜”,推進“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活動,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風尚。
需要強調的是,《河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從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3月份將啟動首屆河南省新時代文明實踐推動周活動,通過更加接地氣、貼近群眾的方式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活動,不斷提升踐行《條例》的社會覆蓋面、影響力。
2.建好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要聚焦社會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開創新局面。一是推動實現中心(所、站)全覆蓋。系統推進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農村地區向城市社區延伸,從縣級城市向市轄區拓展,年底實現全國和省級試點縣(市、區)中心、所、站全覆蓋。二是整合社會資源力量。打通上下資源,持續做好省直單位聯系指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深化高校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對幫扶活動,拓展“志愿服務鄉村行”活動。統籌縣域資源,推動條塊資源、各陣地平臺全部由中心管理、協同調配,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綜合使用效益。年底前,全國和省級試點要全部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探索推進政府投入、社會參與的多元化籌資渠道。三是統籌抓好“兩個中心”建設。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信息聯通、業務互動、功能融合,實現文明實踐與輿論傳播的有效互動,為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順利推進提供輿論支持。四是提升文明實踐質量。注重典型示范,確定2-3個重點聯系縣加強工作督導指導,打造我省文明實踐精品范例。圍繞群眾需求,精準策劃實施文明實踐項目,組織開展項目展示和交流活動。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督導考核,不斷提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3.增強文明城市創建先進性引領力。要深入開展“文明創建百城提質”活動,全面提升城市建設水平,讓城市成為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依托。一是健全常態長效機制。我們將參照中央文明辦做法,加強動態管理,依照《河南省文明城市限期整改和停復牌管理規定》,對創建工作嚴重滑坡、測評成績差和材料造假的城市進行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約談文明委負責同志。二是推進百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深度融合。建立省文明辦與省百城辦定期議事會商制度,將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作為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試點城市,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補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加快老舊小區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同步規劃建設文化民生項目,為文明城市創建奠定良好基礎。三是抓好社區創建這個關鍵。引導廣大社區積極開展“一米陽光溫暖你我他”“清潔家園我先行”等公益活動,強化社區居民“家園意識”,引導居民參與家園建設。四是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實施數字賦能創建,推進智慧化城市建設,推動建立城市綜合管理服務數字化平臺,將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要求嵌入到綜合執法、智慧交通、智慧社區、市容環衛、便民惠民服務等數字化平臺,使文明城市創建插上科技的翅膀。
4.推動文明村鎮創建提質擴面。以開展“村容村貌煥新顏·文明新風進萬家”文明實踐活動為抓手,進一步深化文明村鎮創建。一是深化城鄉文明共建。堅持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建立城鄉文明一體聯動推進機制,把農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有效統籌起來,在文明城市測評中增加村鎮考核內容和點位,推動文明創建從城市向農村不斷延伸。二是深入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組織百姓宣講團、巾幗志愿服務隊等,開展移風易俗集中宣講活動,形成向陳規陋習宣戰的廣泛共識。以引領和推動農村移風易俗為重點,深化拓展“鄉村光榮榜”選樹、“十星級文明戶”認領活動,評選推出一批群眾身邊的移風易俗先進典型。三是用優秀傳統文化涵養文明鄉風。持續深化“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辦好農民豐收節,逐步推廣“村史館”建設,集中展現中原農耕文化、傳統文化、黃河文化、歷史文化等獨特魅力。依托“群星耀中原”“尋找村寶”“戲曲進鄉村”“快樂星期天”等活動,引導帶動農民群眾自創自辦文化節目。四是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因地制宜、分批分類推進人居環境整治,重點在鄉村規劃、廁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村容院落風貌整治上下功夫。
5.深化拓展文明單位創建。要改進創建工作辦法舉措,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向深度和廣度拓展。一是激發文明單位創建活力。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深化新時代文明單位創建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優化拓展文明單位創建內容,展現新時代文明單位新氣象新面貌。二是調動行業系統和非公經濟創建積極性。改進文明單位評選推薦辦法,優化結構比例,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向基層和企業傾斜。出臺支持非公經濟參與文明單位創建的專門政策,制定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結合、原則性和針對性相統一的創建標準,引導推動各類非公經濟積極參與文明單位創建活動。三是加強文明單位動態管理。加強文明單位的日常管理,完善考評復查制度,嚴格執行“負面清單”規定,對照落實文明單位創建問責辦法,強化動態管理。四是發揮文明單位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深化“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活動,選樹一批文明單位創建示范點,帶動全省文明單位創建水平進一步提升。
6.持之以恒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在突出價值引領、堅持立德樹人上下功夫,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和文明校園創建向縱深發展。一是加強青少年思想引領。完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齊抓共管機制,開展“上好思政課·鑄魂育新人”活動,通過組織領導干部、理論專家、優秀青年代表上講臺,紅色教育進課堂,制作刊播優秀微視頻等方式,引導青少年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二是深化主題教育活動。深入推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重點圍繞校訓校歌校史開展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系列活動,培養選樹宣傳一批“新時代好少年”。實現常態化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支教幫扶。探索建設社區青少年實踐活動站,不斷夯實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基礎。三是深化文明校園創建活動。選樹一批典型性、代表性和示范性強的文明校園,組織拍攝專題微視頻,編輯出版優秀案例,召開文明校園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座談會。四是健全“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充分發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測評體系的“指揮棒”作用,構建家庭、學校、政府、社會“四位一體”的育人體系。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評估機制和問題反映處理機制,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孤殘兒童等青少年特殊群體,切實解決網絡成癮、校園欺凌、犯罪低齡化等問題,更好保障青少年權益。
7.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社會化專業化。要在健全志愿服務體系、融入社會治理、服務百姓民生上下功夫,積極開展“志愿之光耀中原”系列活動。一是大力弘揚志愿精神。加強志愿服務理論建設,充分發揮河南省文明實踐研究中心和志愿服務研究中心的作用,成立中國志愿服務研究中心河南分中心,系統梳理志愿服務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為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理論支撐。廣泛宣傳志愿精神,表彰獎勵優秀志愿者、優秀志愿服務組織、優秀志愿服務項目和優秀志愿服務社區,營造全民參與、自覺行動的濃厚氛圍。二是精心打造志愿服務品牌。堅持把黨政群團的組織優勢和社會力量的參與熱情結合起來,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中心,遴選一批志愿服務帶頭人,引導他們組建志愿服務組織、招募志愿者,形成志愿服務品牌,帶動孵化更多專業化、社會化的志愿服務組織。三是完善志愿服務規章制度。制定出臺《支持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組織發展工作方案》《河南省志愿服務褒獎激勵辦法》,進一步完善志愿服務注冊登記、培訓管理、褒獎激勵、物質保障、技術支持等方面的規章制度。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志愿服務條例》,推動公務員招錄和事業單位招聘把志愿服務情況作為考核內容,把大學生志愿服務納入社會實踐或思政課學分。四是健全志愿服務領導機制。進一步完善黨委宣傳部、文明辦牽頭志愿服務的工作機制,成立河南省志愿服務協調小組并設立辦公室,成立河南省志愿服務指導中心,召開河南省志愿服務聯合會成立大會,加快省市縣三級志愿服務聯合會組建。推動各級黨委和政府將志愿服務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制定促進志愿服務事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合理安排志愿服務所需人力財力。
8.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強大合力。要加強資源整合,強化全社會對精神文明建設的認同和共識,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一是健全完善省文明委工作規章制度。出臺《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工作規則》,完善省文明委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推進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建立健全各級文明委重點工作項目臺賬制度,把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各單位,強力推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是發揮省文明委成員單位作用和各領域作用。出臺《河南省文明委成員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職責》,強化省文明委成員單位責任分工,組織省文明委成員單位向省文明委述職。建立省文明委成員單位工作聯合制度,聯合各成員單位對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進行評選推薦和督導檢查。建立精神文明建設多渠道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支持精神文明建設。三是發揮群眾參與創建的主體作用。制定出臺引導群眾和社會組織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意見,組織引導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和社科聯、文聯、科協等行業協會,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暢通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社會公眾人物等參與渠道,共同參與精神文明建設。在全省開展“爭當社會文明監督員”“小手拉大手共同創文明”等系列活動,制定城鄉居民文明行為激勵辦法,持續激發廣大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創建的積極性主動性。
責任編輯:王世洋